《证因方论集要》是清的汪汝麟编撰的一本临证综合类著作,成书于清道光十九年(1839)。
自序曰:医之为道广矣、大矣、精矣、微矣。《灵》、《素》以下代有名家,世有传人,抉发透彻,炳若日星。学者知所遵循,自可春生寒谷,无如浅尝者流,择焉不精,习焉不详,谋通之心,不足以胜其谋食之心,其弊伊于胡底?余甚恻然。忆丁卯秋闱,荐而不售,后乡场屡蹶,遂专心致志于其中。昔贤诸书,日夕披览,随手抄诵,尤倾心于喻嘉言,王晋三前辈。三十年来,稍有所得,摘采一册,颜曰《证因方论集要》。
证各有因,因各有方,方各有论,而不及脉者,以脉象诊候须详考沈金鳌《脉诀》、张石顽《诊中三昧》,庶可融会贯通;亦不载伤寒者,以伤寒六经表里,条例繁多,非综核喻嘉言《医门法律》、柯韵伯《伤寒论翼》,必不能得心应手。业斯道者果记诵不辍,则临证自无贻误。是编非敢谓可为矩短,然明白晓畅,按图索骥,庶免于北辙南辕,彼未能操刀,而使割者置诸案头,或不无小补云尔,时道光十九年岁次已亥孟复月,海阳汪汝麟石来氏志。
倪海厦推荐的理由
该书秉持“证各有因,因各有方,方各有论”的主旨,以病统方,选方精简实用,并详加辨证,明正医理,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。同时,该书的选方及论证清晰地体现了仲景学术思想传承,亦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。
每一病症简述其病因、症形或辨治要点,然后列方;各方详其主治、药味及制剂方法。
我们现在常见的八珍糕,就在《证因方论集要》卷二记载了。
【处方】人参、山药、茯苓、苡仁、扁豆、芡实、莲肉、炙甘草。
【制法】上为末,作糕。